[40] 岁试:各省提学使在三年任期内到所辖府、州考试一次生员课业,以六等定优劣,谓之岁试。在外地的生员须回原籍参加岁试,所以丁公劝叶生归省。归省:本义是回乡探望父母,这里实指回乡应试。
[42] 纳粟:明清设国子监于京城,国子监生员称监生,可直接参加乡试,不必参加岁试。自明景泰以后,准许生员向朝廷纳粟,享受监生待遇,后代循例纳粟(实际用银子)入监的生员,又称例监。捷南宫:指会试中式,即考中进士。明清举人考进士,会试是决定性的一轮考试。捷,谓获胜,取中。南宫,汉代把尚书省比作南方列宿,称之为南宫。宋明以来则称礼部为南宫。会试由礼部主持,因称会试中式为“捷南宫”。
[44] 部中主政:明清于中央六部各设主事若干员。主政是主事的别称,职位低于员外郎。据下文所言“差南河典务”,“部”当指工部。《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掌天下河渠关梁川途之政令,凡坛庙殿廷之供具皆掌焉。”入北闱: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乡试。明代在顺天府(北京)和应天府(南京)各设国子监,两处乡试应考生员多为国子监生,因而分别称为北闱和南闱。清代无南闱,而顺天乡试初仍习称北闱。
[46] 领乡荐:指考中举人。唐制,参加进士考试者,例由地方长官(刺史、府尹)考试荐举,称为乡举或乡荐。后代因称乡试中式者为领乡荐,或简称领荐。差南河典务:奉派到南河河道办理公务。南河,清初自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河道总督所辖的江南省河道,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民江以北的黄河、运河水系。
[48] 奋迹云霄:谓一举成名,前程远大。此即指中举人。锦还为快:衣锦还乡,堪称快事。《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到了家乡,丁公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叶生日夜都与丁公的儿子在一起。丁公子名再昌,当时十六岁了,还不会做八股文。然而他聪明绝顶,一篇八股文看上两三遍,就不会再忘记。叶生在丁家住着教授了一年,丁公子就能一气呵成地写出文章了。又加上他父亲的关系,丁公子于是进了县学。叶生把他平日为准备应试而写的八股文都抄录下来,教丁公子诵读。丁公子参加乡试,考场上出的七道题,没有一道是平时准备不到而脱漏掉的,于是高中了第六名举人。丁公有一天对叶生说:“先生只拿出自己才学的微末部分,就让我这个儿子高中成名了。然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长久地被埋没,这又如何是好呢!”叶生说:“这大概是我命该如此吧。不过现在借您的福气恩泽为我的文章扬眉吐气,使天下人知道我半生沦落,并不是由于我能力低下,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况且读书人能得到一个知己,就已经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又何必一定要金榜题名,摆脱布衣身份,才说得上是交了好运呢?”丁公因为叶生离开家乡在外客居已经很久了,恐怕他耽误例行的岁试,劝他回家去应试。叶生听了郁郁不乐。丁公也不忍勉强他,嘱咐去参加会试的丁公子,到了京城为叶生花钱捐一个国子监监生资格。公子参加会试又报捷高中,获得了部中主事的职位。他带着叶生到任上赴职,两人早晚都在一起。过了一年,叶生参加京城举行的乡试,竟然考中了举人。正好此时丁公子被派到南河河道办理公务,于是对叶生说:“这一去离您的家乡不远。先生奋斗多年,终于直上云霄,现在是衣锦还乡的快慰之时了。”叶生也十分欣喜。选定了良辰吉日后,他们便起程上路了。到了淮阳县界,丁公子又命令仆人牵马送叶生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