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桂林KTV招聘网 > 桂林热点资讯 > 桂林励志/美文 >  这首诗里有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愁闷有对江北故园的思念有闲中苦

这首诗里有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愁闷有对江北故园的思念有闲中苦

2022-10-14 01:55:23 发布 浏览 591 次

这首诗里有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愁闷,有对江北故园的思念,有闲中苦熬的心酸,有悲愤无处言的疼痛。世无英雄与知己,“但见庸凡感与伤”,诗人写得悲愤,写得沉郁:

“利禄私欲使人好比万头火牛一样挤撞着,向名利狂奔;而这时偏有人如我像沙鸥一样浪迹在江湖中。可是人闲心苦哪是真闲,闲中度日,日长似年,好不熬煎;再大的事情也只能靠喝个大醉、抛到天边!妇人洗衣服的砧声打破了小巷里寂静的月夜,故园吹来的秋风摇落了井边梧桐的枯叶。又是一年将尽,人生还有几个秋天。在这静寂凄冷的秋夜,只有我这样的人,才满怀悲愤心头滴血。我想纵目远眺一舒老眼,可寻遍人间哪里找得到陈元龙的百尺台榭?”

这首诗写得悲愤沉郁,但诗人内心的种种悲愤并不说破,只是旁敲侧击,反复渲染,加之比喻、夸张、反衬、双关等手法的成功应用,让诗人心中的块垒隐然可见可感,且感人至深。诗人以“万火牛”比喻世人为利欲驱使的疯狂,形象可感,震撼强烈。以“沙鸥”喻自己,隐约可以探知诗人的孤单与飘零之感。闲中度日如年,衬出不是真闲;醉了万事皆抛,可见是想真醉。然而醉酒又如何能真解脱,无非是一刻的心灵麻醉。砧杵、落叶烘托出一片浓浓乡情;登高无地,既烘托出满怀悲愤,又双关点出世无英雄,更无知己,真是“悲愤到无处可说”,何其痛也!

与朱山人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朱山人:姓朱的山人,杜甫称之为“南邻”。故有的选本也题为《南邻》。

锦里先生:即朱山人。锦里:指成都南面锦江附近的里巷。乌角巾:黑色有棱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芋栗(lì):芋头和栗子。栗:栗子、板栗。

阶除:台阶。驯:温顺。

【评析】 这首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所写,朱山人是诗人的南邻,估计是个隐居的文化人,所以杜甫喜欢到他家串门。杜甫有的诗中称他为朱老,年纪应该比杜甫大。

诗歌写杜甫去拜访朱山人,写得非常细致。首句就写出朱山人的形貌,次句说朱山人家的园子里还可以收点芋头和栗子,还不是赤贫,其实也相当清贫了。两句写出朱山人有隐逸之风,家中不富,生活朴素。

但朱山人却似乎很能安贫乐道,尤其人好,热情好客,心地仁厚。“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来到门前,见惯了宾客来来往往的应门童子一点也不羞怯,反是十分欢喜;进到院中,经常在台阶上啄食的鸟雀也没有因为诗人的到来而惊飞,仿佛是他家家养驯化的一般。两个细节不露声色地从侧面写出朱山人平日对人对物宅心仁厚,以致童子、鸟雀都为之感化,实在很高明。而豪门显贵家“鸳鸯占水能嗔客,鹦鹉嫌笼解骂人”(李山甫《公子家》),情形正好相反。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